此前,有人将人生比作“三个目标”。年轻的时候,是篮球,大家为之竞争;50岁以上就变成排球了,你推给我,我推给你;活到60多岁,尤其是身体不好的老人,就变成了足球。他们都想用脚踢。现在看来像是一个笑话,但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社会角色的转变感到担忧。
角色是指人们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履行的功能职责的总和。人进入老年后,角色发生较大变化,心理心理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不能很好地进入和适应新角色,可能会出现心理和身体问题,影响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
轮到主角了
主角是具有独立思想和行动,对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负责,能够不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人物。次要角色是如上所述能力减弱或缺失的角色。过渡到次要角色的老年人可能会出现抑郁、情绪低落、对未来失去信心、失落感等精神症状。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可能会发生病理变化,如心脑血管疾病、消化性溃疡、老年痴呆症、癌症等。
因此,已转型为次要角色并出现上述症状的老年人应面对现实,接受现实,放松精神,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上述疾病。这些老年人的领导、同事、家人、亲友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照顾他们,在精神上安慰他们,让他们顺利适应角色转变。
从工作角色转变为休闲角色
工作角色是指一个人在社会或者组织中从事某种工作,担任一个或者多个职务,因而享有一定的权利、履行一定的义务的角色。休闲角色是指因工作或职位的变动而丧失的权利。转变为休闲角色的老年人,可能会出现精神空虚、无所事事、经常看钟等症状,也可能出现早上盼傍晚、晚上盼天亮等症状;期待着来日,期待着来年,等待着过年般的感觉。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精神状态,可能会逐渐出现病理和生理的变化,例如患上精神、心理疾病;或沉迷于不良行为或嗜好,例如赌博和酗酒。
出现上述症状的老年人应转变思维方式,把从工作角色向休闲角色的转变视为职业生涯的结束,也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开始。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做一些工作时无暇顾及的事情。如阅读、写作、绘画、旅游等;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间接为社会做出贡献。
配偶角色变更为单一角色
配偶角色是指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丈夫或妻子并享有作为丈夫或妻子的特定权利和义务的角色。单一角色是当丈夫或妻子因年老、意外、疾病等原因去世时自然形成的角色。转变为单一角色的老年人可能会出现悲伤、哭泣、见事思念等症状,并发展出诸如“我还不如死掉”之类的消极心理。如果长期处于这种消极状态,可能会逐渐发生病理生理变化,比如患上精神疾病,或者养成酗酒等不良习惯。
正确的做法是,老年人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以配偶的不幸去世为考验,检验自己是否能经受住挫折;他们是否能照顾好自己;是否能珍惜生活的每一天,让配偶幸福。九泉之下,心旷神怡。当然,可以适当考虑再婚。此外,还应积极请医生提供心理和药物治疗。
从家庭角色转变为集体角色
家庭角色是指生活在家里、与家庭成员日夜互动、相互依存、享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角色。集体角色是指失去家庭角色,居住在疗养院或其他集体机构的老年人中,过着集体生活。对于已经转变为集体角色的老年人来说,内向的人可能会出现自闭症、抑郁症等症状;外向的人可能会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而与他人产生矛盾,产生“别人的金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的想法。极端的想法。长期处于消极的精神状态可能会导致自闭症和心身疾病。
因此,出现上述症状的老年人应该就事论事,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内向的人应该心胸开阔,主动与人交朋友;外向的人应该主动接触和帮助他人,尽量克制自己的言行,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