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婴儿在饥饿、疼痛、尿裤子或其他不舒服的时候会张嘴哭泣。对于这种哭闹,大多数家长都会用安抚的方法让孩子停止哭闹。
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哭闹往往夹杂着更复杂的因素。例如,当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孩子会通过哭泣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对于这种情绪的宣泄,一些不耐烦的家长常常用“恐吓”的方式让孩子停止哭泣。
对此,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主任赵丛民提醒,有些孩子在“威胁”下不再哭泣。有的家长认为这种方法有效,殊不知这样做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为孩子的语言发育尚未成熟,不会用适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相反,他们将不满和忧郁积累在内心,并以异常的心理或行为来表达。
比如有的孩子因为害怕而畏缩、焦虑;有些孩子变得愤怒,甚至出现打人、咒骂等攻击性行为;有些孩子把不满发泄在同龄人身上,觉得与同龄人很难相处。
赵丛民表示,家长要分析孩子的哭闹情况。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如果孩子因为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哭闹,家长应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即不理会孩子的哭闹,直到孩子自己停止哭闹。
之后,父母就会抚摸他、照顾他。经过几次强化教育,孩子的哭闹声就会逐渐减少。
相关资讯: